來源
本品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干燥根。
別名
棉芪,黃耆,獨椹,蜀脂,百本,百藥棉,黃參,血參,人銜等
產(chǎn)地分布
產(chǎn)中國東北、華北及西北。生于林緣、灌叢或疏林下,亦見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,中國各地多有栽培。
采收加工
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須根和根頭,曬干。
性狀
【性狀】本品呈圓柱形,有的有分枝,上端較粗,長30~90cm,直徑1~3.5cm。表面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,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。質硬而韌,不易折斷,斷面纖維性強,并顯粉性,皮部黃白色,木部淡黃色,有放射狀紋理和裂隙,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狀,黑褐色或呈空洞。氣微,味微甜,嚼之微有豆腥味。
飲片
【炮制】除去雜質,大小分開,洗凈,潤透,切厚片,干燥。 本品呈類圓形或橢圓形的厚片,外表皮黃白色至淡棕褐色,可見縱皺紋或縱溝。切面皮部黃白色,木部淡黃色,有放射狀紋理及裂隙,有的中心偶有枯朽狀,黑褐色或呈空洞。氣微,味微甜,嚼之有豆腥味。
性味歸經(jīng)
【性味與歸經(jīng)】甘,微溫。歸肺、脾經(jīng)。
功能與主治
【功能與主治】補氣升陽,固表止汗,利水消腫,生津養(yǎng)血,行滯通痹,托毒排膿,斂瘡生肌。用于氣虛乏力,食少便溏,中氣下陷,久瀉脫肛,便血崩漏,表虛自汗,氣虛水腫,內熱消渴,血虛萎黃,半身不遂,痹痛麻木,癰疽難潰,久潰不斂。
用法用量:
【用法與用量】9~30g。
使用注意
【注意本】品甘溫升補止汗,易于助火斂邪,故表實邪盛、氣滯濕阻、食積內停、陰虛陽亢、瘡癰毒盛者,均不宜服。
【貯藏】置通風干燥處,防潮,防蛀。
黃芪小故事
相傳古時有一位很善良的老中醫(yī),名字叫做戴糝,善針灸術,為人厚道,待人謙和,一生樂于救助他人。
一天老人上山采藥,路過一處懸崖,只聽有婦人在懸崖邊哭喊求救,原來婦人的兒童被一棵小樹勾住,倒掛懸崖上。由于剛下過雨,泥土比較松軟,掛住兒童的小樹隨時有掉下去的可能。
老人放下藥簍,下到懸崖上慢慢靠近兒童被困的地方。老人一邊安慰兒童不要害怕,一邊靠近他。老人光著腳扎在泥土里,一步一步繞到兒童的下方,先托起兒童,慢慢將兒童送到婦人手中。就在孩子成功脫險的時候,老人腳底一空,追下了懸崖。
人們在懸崖下找到老人的遺體,將其安葬在懸崖邊上。就在老人下葬的那天,墓旁生長的一種草藥。沒人認識這支草藥,由于老人形瘦,面色淡黃,人們稱他為“黃耆”以示尊敬,意為面黃肌瘦的老者,故將這支草藥命名為“黃芪”。